 收藏网站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24小时咨询热线:

13770980298

杏彩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一个融媒体中心17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

发布时间: 2025-02-23 18:56:41 作者: 杏彩注册登录 阅读次数:1

媒体融合是地方主流媒体面临的重点、痛点与难点。近年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实行“大中心制”改革,成

  媒体融合是地方主流媒体面临的重点、痛点与难点。近年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实行“大中心制”改革,成立融媒体资讯中心,并在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支持,成效显著。

  第18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主任邓金木在近日召开的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研讨活动开幕式上讲述经验举措。我们刊发,供分享交流。

  在新闻这行当我已经工作了30多年,除了主持人,其他岗位基本都做过。这一路,我见证了传统媒体的辉煌历程,也亲历了新媒体崛起带来的风云变幻,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我不断探索、成长,努力践行一名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近20年,我每年都参与了全国两会、省两会等重大活动及主题主线的宣传报道。我深入基层,用新闻回应百姓关切。面对损害公共利益的不良行径,我用客观真实的报道为维护公平正义发声。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与传播力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基石,也是新闻人肩负的责任。

  在以前,传统媒体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电视、广播、报纸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然而前几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转变,电视开机率下降,广告收入出现剧烈下滑。这让我们意识到,媒体融合是一场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但如何“融”,业界没有可以照搬的模式。经过反复思考,我们大家都认为,零敲碎打地调整不行,而是要重新构建一套符合融合传播趋势的体系。我们在以下3个方面做了创新实践。

  改革要有战略性的顶层设计。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按照省委宣传部的总体要求,实行了“大中心制”改革,成立了融媒体资讯中心,并在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支持。咱们进行系统性重塑,打破部门界限,将原有广播、电视、网络等7-8个单位的部门、人员重新整合,新搭建了8个部门,并成立编务会作为运作核心。在这个新体系下,各块不再各自为政,而是协同发展。

  改革还要有整体性的方法路径,需要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工作机制。我们制定了内容为王、网络优先、移动优先的战略;我们打破职务界限,将原有干部职务“归零”,重新任命上岗;我们打破绩效界限,“推倒”原有的绩效分配的方法,绩效和奖励全面向一线员工倾斜;我们打破身份界限,大力引进外部人才,通过公开考核打通身份转换通道。

  新的措施很快把局面盘活了。我们致力于建设“海博TV”等自有新媒体平台,这是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的重要抓手。然而技术的迭代升级、传播模式的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新课题,都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难点。改革充满挑战,我们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渐找到了适应新时代传播的有效办法。

  最核心的是在内容创新上,我们将主旋律报道与技术变革相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效。在2021年、2024年习来福建考察时,我们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短视频、专题、宣传片、互动产品,这一些内容以即时性和多样性的表现方式,在新媒体平台上刮起了福建“旋风”。

  例如,“七溜八溜不离福州”等金句迅速走红网络,成为热议话题。习曾在福建工作17年半,用好理论富矿,报道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贯彻新思想、推动高水平发展的创新实践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习在反映福建宁德坚持践行“四下基层”促发展见实效的相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为了深挖内涵,我们数次前往发源地霞浦县。在创作上,我们用融合创新的理念,通过复原历史资料、设置互动点等方式,构建出一个沉浸式的体验空间,完成了《互动视频跨越35年的“双向奔赴”》这一作品。

  这是媒体融合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成功实践。这件作品获得了第34届中国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年在省委宣传部张彦部长的指挥下,福建新闻战线积极开展融媒体业务能力竞赛活动,为创作精品获得中国新闻奖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而《跨越35年的“双向奔赴”》正是在“大比武”中获得第一名的作品,为新闻战线树立了优秀的范例。

  在融合初期,我们还面临传统媒体营收大幅度地下跌和新媒体营收模式尚未成熟的双重压力。面对全媒体时代带来的加速转变,我们该保持怎样的“变与不变”?

  前几年一位果农向我们求救,说砂糖橘卖不出去眼看烂在树上了,我们通过图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仅仅5天时间就帮助果农卖出了45万斤滞销的砂糖橘。这件事也启发了我们,福建是农特产品大省,没有销路的,绝不止砂糖橘。于是我们就主动联系省农业厅,跟各县市政府讨论:这样的一种情况,有没有可能做一个“县长带你买好货”的网络公益直播,请县领导来推介当地特产?当时有不少人觉得这事难度太大。我就说:“没事,咱们成熟一站做一站。”为提升热度,我们一场一场地设置话题,一场一场地创新模式,效果就一次比一次好。后面我们又跟省商务厅合作了“全闽乐购”网络直播。当时我跟省里反复争取,把3位副省长请到现场推介福建商品,这“带货阵容”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了。那一年,我们推出几十场带货直播,带动线亿元。

  这些实践,让我认识到我们要在“变”中寻求创新,在“不变”中秉承内容的核心价值和新闻职业精神。我们跳出了传统媒体的局限,在媒体业务形态上探索出“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模式,形成形象片展示、短视频制作、网络直播带货、线下宣推活动策划执行等多元化经营。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拓展了媒体的社会服务功能。

  媒体融合带来的创新与突破,还体现在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上。福建是著名侨乡,多元的地缘文化使其在国际传播中具有独特张力。福建专门成立了福建国际传播中心,张彦部长担任管委会主任。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搭建平台,以“Hola Fujian”为核心IP,在海外移动社交的头部平台上开设了自持账号,进入国际舆论腹地发声。

  目前“Hola Fujian”账号海外矩阵总粉丝数超过1500万。总台国际在线发布的“中国省市海外社会化媒体账号影响力指数”显示,“Hola Fujian”账号在Facebook内容影响力全国第一。中心还开创了“福通五洲”平台,为出入境人员提供涉外资讯、网上办事、境外求助等服务,被用户誉为“一本境外出行的在线百科”。“福通五洲”平台获得了第34届中国新闻奖应用创新一等奖。

  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但仅仅讲述“我们想讲的”是不够的,需要与“受众想听的”相结合才能打动人心。我们寻找与海外民众情感的联结点来提升福建的“好感度”。

  一方面以大国外交为核心,对外宣介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比如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访问福建时走访了下岐村,他听完连家船民圆梦的故事后,表示“一个好领导心中要始终念着人民,才能够一心一意让连家船民搬上岸、住下来、富起来。我们有责任为赞比亚人民创造类似的故事”。我们把他发表的真情感言制作成短视频在“Hola Fujian”账号上发布,先后被中国驻赤道几内亚大使馆、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文化参赞张和清等账号点赞和转发,海外传播量达到脸书、推特的爆款级。

  另一方面以福建发展为中心,展现闽人智慧。如“四海传福”全球主题宣传推出《“闽”扬四海》等多个专栏。我们在制作上重点把握“传福”两个字,突出福建人和中国人,他们对世界文化文明作出的突出贡献,尤其是在海外做出的贡献。比如我们以“闽人黄乃裳为马来西亚的贡献”为主题,通过对诗巫当地华人、外国友人的生动采访,表达了当地民众对闽人敢拼会赢、开放包容的精神特质的赞赏。

  除了讲故事,我们还创新路径,积极联动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国际传播主体,与中国驻外机构、海外驻华机构、国际组织及知名人士等保持高频互动。在一次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办的“福建”主题开放日推介会活动上,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发布推文与“Hola Fujian”账号互动,他称赞道:“这正是文化交流的意义所在,打破隔阂,拉近心灵的距离。” 这一互动彰显了福建国际传播的重要价值。通过这一些努力,我们不断拓展国际高层人脉,让“朋友圈”越来越大。

  在对台宣传工作中,我们另辟蹊径,创建新媒体账号,设置议题,制作短视频,打击“”势力气焰、维护国家统一。

  回顾过往,这些年来,集团乘风破浪,趁势而上,为中心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大河有水小河满。最近的四个年度,仅融媒中心就有17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员工收入也是历史以来最好的几年。这应该是对我们这些年的坚守与努力最好的嘉奖。

  媒体融合前行的道路挑战依旧,我们还需要持续学习,向年轻人学习,向新技术学习。在内容创作上,我们要继续深耕细作,在坚守主流价值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多有温度、接地气的作品,持续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